金秋時節,盧氏縣官道口鎮南幽村金架溝的千畝五味子迎來豐收季,五味子把金架溝集中連片種植基地晾曬場染成了紅色的海洋。
“五味子俗稱山花椒,性耐寒,喜涼爽陰濕、土壤為腐殖質的環境,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的功效。”華昱五味子產業有限公司合伙人荊萌介紹說,近年來,五味子的市場需求量、收購價穩中有升,干果每公斤售價80元以上,種植效益好。
南幽村種植五味子的優勢在于,一是種植區位青山綠水,不打農藥和除草劑,用牛羊糞當肥料,人工中耕、除草、采摘;二是選育的名優品種,顆粒飽滿、色澤鮮紅,是藥用五味子的極品。今年春夏雖持續干旱,但有上游水庫灌溉,果實長勢良好。
采收旺季,幾十名采摘人員吃住在基地,按量計酬,每人每天平均有150元的收入。“春天除草、夏天打杈、秋天采收,我們天天有活干,月月有錢賺。”采摘工李春梅說,這些綠秧子紅果子,不僅是基地的“錢簍子”,也是他們的“錢串子”。
在南幽村,不只是集中連片的五味子,還有漫山遍野的野生連翹,每到春暖花開,滿山披“金”,引來城里人休閑觀光。秋冬季,農閑時村民采摘連翹果,一戶人家一季有一兩萬元收入。同時,南幽村群眾還利用房前屋后邊角地、坡耕地種植丹參、黃精、蒼術等中藥材,畝均有上萬元收入。
目前,南幽村有五味子、丹參、黃精育苗基地120余畝,種植藥材1100畝、野生高效撫育和人工種植連翹3200畝,年產值突破1000萬元,村集體年增收30萬元,130多戶群眾實現穩定增收,示范帶動周邊鄉鎮發展五味子2000余畝,種“苦”藥材換來了“甜”日子。(許金安 高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