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5年8月26日,全省森林撫育經營現場推進會在駐馬店市泌陽縣召開。會上,泌陽縣、欒川縣、盧氏林場、商丘民權林場、方城大寺林場、信陽南灣林場等圍繞森林撫育經營的技術措施與模式案例作了交流發言。為促進經驗共享、學習互鑒,現刊發相關典型經驗材料供參考。
欒川縣地處伏牛山腹地,是秦嶺東段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河南省重要生態涵養區。全縣林業用地327.43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825.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83.51%,曾獲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
當前,欒川縣森林可持續經營迫在眉睫。集體林占全縣林業用地面積的95.27%,天然林占84%,長期缺乏科學經營導致林分穩定性差、林木生長緩慢。中幼齡林和純林占比分別高達75%和77%,存在林分過密、結構單一、病蟲害多發、林地生產力低下等問題。
為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欒川實施了一系列舉措:
一是三權分置、三效合一”。通過政策宣傳增強林農參與意愿,采取“政府投資、林業經營、剩余物歸林農”模式,由林業部門實施經營,改善林分結構、提升生態功能和經濟產出。同時延伸產業鏈,發展撫育剩余物加工和林下經濟,推動生態、經濟、社會效益融合提升。
二是三級聯動、系統推進。縣、鄉、村協同推進,縣級爭取多方支持并定期匯報,鄉鎮初選項目區域,村級參與規劃設計,林業部門負責勘查設計,形成高效協作體系,保障項目順利實施。
三是四方協同、全程把關。林業局、設計、監理和施工單位共同把關,林業局全程指導和質量控制;設計單位科學編制作業方案并協助培訓;監理單位嚴格監督,對每個小班、每個山坡,同位置、同角度拍攝撫育前、撫育中、撫育后不低于 3 兆的清晰照片,全程影像記錄并及時反饋;施工單位嚴把安全、質量、兌付、驗收和禁止“五關”,確保工程規范推進。
通過科學經營,欒川林分結構明顯優化,林分抗火、抗病蟲害能力增強,油松林每畝生長量增加1.24立方米,蓄積量提升1.68立方米??偨Y形成櫟類天然林目標樹經營、人工促進珍貴用材林演替、林藥協同發展、針闊混交林經營四種典型模式,為同類地區提供示范。
有效助力鄉村振興,2023-2025年間累計帶動就業3000人次,參與群眾人均年增收0.6萬元。2024年底利用撫育材發展袋料香菇500萬袋,林下種植蕎麥葉大百合3000余畝,實現了從林木培育到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充分彰顯森林可持續經營在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中的綜合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