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立秋后的天氣,讓靈寶市故縣鎮城東村涼爽了不少。沿黃生態廊道旁,連綿的桃園碩果累累、 果香濃郁,果品分揀中心里客商正在收購黃桃,村民們忙著分揀、裝箱、搬運……
乘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東風,城東村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一村一品”。村黨支部書記王穩祿介紹說,村“兩委”成員和村民代表到安徽碭山、山東曹縣等地學習考察后,選定了黃桃種植產業。
種植黃桃必須配套科學的管理技術。畢業于河南農業大學的王玉龍,主動放棄在外地做銷售主管的優厚待遇,義無反顧回到村里,把自己的一技之長傳授給鄰里鄉親。“脫袋要注意高溫,嚴防暴曬;采摘時注意輕拿輕放,防止創傷……”王玉龍穿梭在桃園,為鄉親們做著指導。
黃桃收益越來越好,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王玉龍又動員畢業于信陽農專的妻子張亞欣回到老家,做科技管理和網絡銷售。“黃桃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C和多種微量元素。”直播間里,張亞欣在推介,旁邊的工作人員快速錄入訂單信息,不遠處就是緊張、忙碌的發貨現場。
“除了客商上門收購外,黃桃一多半都是通過電商賣出的。”王穩祿說,城東村緊跟網絡直播帶貨熱潮,積極探索符合消費者習慣的銷售新路徑,取得了亮眼成績。
“我種了80畝黃桃,前幾天收購價是每斤2元,今天漲到了2.5元。”種植大戶賈化麗說,“來村里收桃的客商越來越多,很多半掛車來了都‘吃不飽’。”供不應求、排隊搶購已成為城東村的常態。
目前,城東村已有300余戶農戶種植黃桃,全村黃桃種植面積2000余畝,年產量800萬公斤,產值2000余萬元。(許金安 侯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