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省局消息 報道員李立恒報道 為推動我區“林長制工作提升年”活動走深走實,形成具有宛城特色的實踐經驗。7月31日,宛城區國儲林項目所涉及的黃臺崗鎮、漢冢鄉作為重點涉林鄉鎮,同步召開鄉級林長專題會議,聚焦當地林業資源優勢,以“林長制工作提升年”活動為抓手,圍繞“突出特色、嚴守安全、創新方法”三大方向,細化部署國儲林保護與管理具體舉措。
突出本地特色,錨定資源優勢挖潛力。
會議明確,要立足兩鄉鎮國儲林面積廣、樹種集中的資源特點,將“特色管護”作為關鍵。黃臺崗鎮聚焦“育種育苗”模式,結合苗木生長周期,探索林下經濟與生態保護協同路徑,培育兼具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示范片區;漢冢鄉則圍繞水源優勢,以白桐干渠與魚塘資源為基礎,規劃探索國儲林與濕地保護融合新方法,讓本地資源優勢轉化為林長制工作的特色亮點。
嚴守安全紅線,筑牢生態保護硬防線。
針對森林防滅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等核心任務,會議強調要構建“全鏈條防控”體系。嚴格落實林長和護林員巡護制度,重點排查國儲林林區防火物資、水源點、消防通道等設施,建立問題臺賬并實行“銷號管理”;同時,積極配合上級林業部門對國儲林常見病蟲害開展科學防治,確保病蟲害成災率控制在最低水平,堅決守牢安全底線。
開拓工作思路,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為破解管護力量不足、群眾參與度不高等難題,會議提出“多元協同”創新路徑。一方面,將國儲林劃分為若干管護區域,明確管護區內各方職責,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鏈條;另一方面,探索“林長+志愿者”模式,廣泛發動駐村干部、本地村民等組成義務護林隊,開展生態宣傳、日常巡護等工作,同時暢通群眾反饋渠道,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監督。
下步,區宛城區林長辦將指導其他鄉鎮陸續召開鄉級林長會議,從而加快推動各項舉措落地見效,為全區“林長制工作提升年”活動提供基層實踐樣本,助力“宛城特色”向“宛城經驗”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