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暖,候鳥北遷。連日來,三門峽靈寶黃河濕地的廣袤水面上,數百只候鳥不時從水面上掠起,振翅高飛,勾勒出一幅靈動的自然畫卷。
近年來,靈寶市開啟 “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 的黃河濕地保護與修復行動,在濕地保護工作中,靈寶市林業局始終發揮主導作用,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成功爭取到上級濕地保護項目資金 5000 余萬元,先后建成了室內濕地監控指揮平臺、觀鳥平臺、視頻監控平臺等,極大地提升了濕地監測與管理的科學性和精準度,實現了對濕地生態環境的實時、動態監管。此外,還高標準建設了河南省首座集科普教育、文化交流、成果展示、生態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黃河流域靈寶段生物多樣性科普宣教館,進一步增強了公眾對濕地生態保護的認知與參與度。
為嚴厲打擊破壞濕地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靈寶市林業局聯合公安、檢察院、法院、生態環境等多部門,建立常態化聯合執法機制,各部門協同作戰,形成強大的執法合力,對各類破壞濕地生態的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在日常保護工作中,該局還積極組織志愿者和熱心群眾,深入沿黃鄉鎮開展濕地保護宣傳活動,定期進行巡查巡護,通過發放宣傳資料、舉辦講座等形式,普及濕地保護知識,提高群眾的保護意識。
如今,靈寶黃河濕地生態保護成效顯著。每到候鳥遷徙季,大量候鳥在此停歇、覓食,鳥類數量和種類持續增加。據不完全統計,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種類多,生物多樣性豐富,鳥類 279 種,其中包括國家Ⅰ級保護動物有黑鸛、大鴇、青頭潛鴨等。靈寶黃河濕地以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濕地資源,鑲嵌在豫西邊陲,成為中原地區重要的野生動植物基因庫,也是候鳥棲息遷徙越冬的重要站點。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大對黃河濕地的保護投入,積極謀劃更多的生態修復項目,進一步優化濕地生態系統。同時,深化與科研院校的合作,開展濕地生態系統的長期監測與研究,不斷創新科普宣傳形式,通過舉辦濕地文化節、開展線上科普直播等活動,吸引更多民眾參與到濕地保護中來,讓靈寶黃河濕地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名片。”靈寶市林業局主要負責人表示。(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閭斌 通訊員 張建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