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氣候、土壤、水源等自然環境條件對茶葉品質的影響和損害?
如何加強信陽茶葉、信陽油茶地方特色種質資源研究、保護和培育?
如何持續提高信陽茶葉品質,實現品牌價值雙提升?
如何研發生產獨具信陽特色的風味茶油?
……
12月19日下午,大別山實驗室高朋滿座。聚焦“兩茶”(茶葉、油茶)產業創新發展,《茶品質安全研究進展與展望》學術報告會暨大別山實驗室2025年度科研課題征求意見座談會在這里舉行。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副主任潘燦平作主題報告。信陽市政協副主席柳自強主持,信陽“兩茶”產業企業家代表、“兩茶”生產重點縣區分管領導、市直相關單位負責人、駐信高校分管負責人、市科技局相關科室和大別山實驗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等近50人參加了座談會。
潘燦平作主題報告
大別山實驗室于今年2月28日在鄭州揭牌,5月9日在信陽正式掛牌運營,主要聚焦“兩茶”科技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重大科技需求、產業關鍵技術瓶頸,以品種選育、綠色低碳、精深加工、智能裝備、醫藥健康等領域關鍵技術研發為核心,通過人才集中、平臺搭建,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實現一系列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打造國內“兩茶”產業高端人才聚集和科技創新高地,提升“兩茶”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助力大別山區鄉村振興。
按照省委提出的“邊建設、邊科研、邊聚人才、邊出成果”的工作思路,信陽在財力、編制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依然追加建設經費、增設科研人員編制,加速推動軟硬件建設、吸引人才集聚、加快課題研究,成功實現了良好開局,走在了全省同批次建設實驗室的前列。
“企業出題,科研解題,廣泛征求‘兩茶’企業意見,聚焦‘兩茶’產業發展開展科研攻關,是大別山實驗室的責任所系?!毙抨柺锌萍季志珠L彭爌表示,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具體指導下,市科技局傾全局之力做好實驗室建設、服務、保障工作,至今已柔性引進11個科研團隊近200名科研人才,今年實施科研重點課題11項,開展應用技術研究8項,撰寫高水平論文20余篇,申報知識產權10項,開發生產了信陽紅茶、黑茶、白茶等新茶類,研制出了茶啤酒、茶面膜、茶飲料等新型茶產品,不斷豐富了茶葉產品及衍生品,助力推動“兩茶”產業轉型升級。
信陽茶企業代表提出科研需求
按照“企業出題,實驗室解題”的全新科研組織模式,與會人員聚焦“兩茶”產業發展,圍繞深化產學研合作,暢所欲言。
柳自強表示,成立大別山實驗室的初衷和目的是推動“兩茶”產業發展,因此確定大別山實驗室的科研課題,一定要堅持“找準需求、推動發展、循序漸進”的原則,廣泛征求“兩茶”企業和重點縣區的意見建議。要把握科研的實用性和針對性,緊緊圍繞產業發展需要,聚焦產業關鍵技術瓶頸,率先突破產品優質安全、多元化產品開發、產業鏈條延伸、智能化采摘加工等“卡脖子”技術,推動提升“兩茶”產業整體競爭力,實現“兩茶”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記者 劉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