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黨中央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以來,全省林業系統堅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統籌林草濕沙,齊抓建管治效,持續提升黃河流域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貢獻林業力量。
9月1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省蘭州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為進一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即日起開辟“唱好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之林業生態篇”專欄,進一步展示各地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重大戰略取得的新成效、謀劃的新舉措,為全面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凝聚林業力量。
近年來,孟州市林業局主動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加大對黃河濕地的保護和生態修復,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綠色變革”,濃墨重彩地描繪“大美濕地”最新篇章。
重拳出擊,讓“臟亂”變“凈美”
2020年4月,該局在孟州市市委、市政府濕地保護區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的正確領導下,抽調精兵強將組建工作專班,對保護區進行全面排查、限期整治。短短6個月時間,開展16次專項行動,先后在保護區、核心區清退整改魚塘128座,面積1500余畝,拆除大小養殖場230家、面積達585519平方米。在實驗區清退魚塘143座,拆除面積1635畝,清退養殖場76家,清退面積233畝,規范養殖場104家,面積863畝。漭漭黃河灘涂恢復了以往的干凈、寧靜。
全域修復,讓“荒灘”變“草原”
出重拳拆除治理后,從2021年初,孟州市林業局陸續邀請林業、環保領域的相關專家,對濕地保護區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制定濕地恢復方案,有目的、有計劃做好保護區濕地生態恢復工作。孟州市林業局大力實施生態恢復,2021年以來,實施了2021年中央財政濕地保護補助項目、2022年中央財政濕地保護修復退耕還濕項目和2023 年中央財政濕地保護修復項目,累計投資1924萬元,共修復濕地11000余畝。這些項目的實施,構筑起了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系統完整性和生物多樣性的綠色屏障。
全程管控,讓“傳統”變“AI”
為加強濕地保護區的監管和宣傳教育,孟州市林業局采取智能監測和人工巡護相結合的方式,推出濕地保護的“孟州黃河濕地智慧監控系統”,共安裝監控系統30套,結合5G、大數據、AI邊緣計算等數智化技術,投資建成了智慧監控系統、遠距離雙光譜視頻監控平臺、生物多樣性監測平臺和防火預警監測平臺,實現了“網上網下”齊監管。借助每年“世界濕地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等時間節點以及今年新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該市實行線上線下宣傳齊發力,發放宣傳資料6000余份,出動車輛30余車次,受教育群眾達數萬人。進一步提升了公眾尊重濕地、關愛濕地、保護濕地意識。
生態環境好不好,鳥兒用翅膀投票。隨著孟州黃河濕地功能和生態環境不斷改善,來此棲息的侯鳥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目前,有16目42科175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有大鴇、黑鸛、白鶴、丹頂鶴、金雕等10種,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鳥類有大天鵝、小天鵝、白琵鷺、灰鶴等31種;屬于“中日”和“中澳”候鳥保護協定的鳥類105種。央視網、新華社等媒體也多次對孟州野生動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進行了報道,不斷提升了孟州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如今的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州段,萬物共生,水清秀美,岸綠景美,水鳥成群,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孟州市林業局將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黃河濕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孟州市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