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睿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重視支持伏牛山國家公園建設的提案”收悉。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伏牛山自然保護地建設情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省高度重視伏牛山區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保護。自1980年省政府批準建立全省第一個自然保護區——寶天曼自然保護區以來,在伏牛山區先后建立了8個自然保護區,其中包括河南寶天曼、河南伏牛山、河南南陽恐龍蛋化石群、小秦嶺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河南洛陽熊耳山、河南盧氏大鯢、河南西峽大鯢、內鄉湍河濕地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同時,還建立了包括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其他類型自然保護地共計48個。通過上下共同努力,伏牛山區域保護地建設對伏牛山區自然資源保護起到了重要作用,整個伏牛山區約85%的高等植物、89%的野生動物以及90%的生態系統類型得到了有效保護。
二、我省國家公園創建工作開展情況
2022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4部門聯合印發《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以下簡稱《布局方案》),確定了全國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太行山為我省唯一列入候選區區域,由山西、河南兩省共同創建。伏牛山未列入候選區,但明確了實行候選區動態開放機制,對未納入《布局方案》的自然保護關鍵區域,條件成熟時,經科學評估,可按程序增補為國家公園候選區。
目前我省正在聯合山西省林業部門共同開展太行山國家公園創建申報工作,兩省林業主管部門已于2023年10月完成《太行山國家公園創建方案》的編制上報工作,目前正在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審核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布局方案》明確的創建任務,優先積極推進太行山國家公園創建工作,為我省國家公園創建積累經驗。同時,也將加大對伏牛山各類自然保護地的建設支持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和生態系統質量,提高生物多樣性,統籌推進我省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在適當的時機,按照國家代表性、生態重要性、管理可行性等要求,在全面評估伏牛山生態系統、保護物種及區內人為活動分布情況等因素的基礎上,向國家積極申請將伏牛山國家公園納入創建候選區。
2024年6月17日
聯系單位及電話:省林業局 0371-65935506
聯系人:趙新振
郵政編碼:450003 地址:鄭州市緯五路40號
提案正文:
關于重視支持伏牛山國家公園建設的提案
國家公園是指由國家批準設立并主導管理,邊界清晰,以保護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大面積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要目的,實現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陸地或海洋區域,是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關鍵區域,是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體系的核心部分,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2019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2021年10月,中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首批5個國家公園。
據《人民日報 》相關報道,首批5個國家公園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特別是在生態保護方面,取得新進展。后續的設立工作要在全面分析自然地理格局、生態功能格局、保護管理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基礎上,從具有國家代表性乃至全球價值的自然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和自然遺跡集中分布區中,遴選出一批國家公園候選區,作為正式設立國家公園的主要依據。為此,建議省委省政府搶抓機遇,積極爭取將伏牛山國家公園列入國家公園候選區。
一、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著力建設國家公園”。 建設伏牛山國家公園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體現,是一項保護國家自然資源、展示美麗中國的系統工程,對于提升伏牛山區生物多樣性保育保護能力,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意義重大。一是有利于保護自然文化遺產,保持生態系統原真性,全民共享,永世傳承。伏牛山是我國不可多得的國家自然文化遺產,區域內寶天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世界生物圈保經護區”,其生態系統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原真性和完整性,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對人類文明傳承有重要的示范意義。二是有利于整合現有保護地,加強保護與管理,保護生物多樣性。伏牛山地理位置獨特,是國家和河南省珍稀瀕危植物集中分布的地區之一;此外,還有很多珍稀植物已經達到它自然分布的北緣或南緣,數量極為有限,生物多樣性具有珍稀性、脆弱性和唯一性。該區域先后建立寶天曼、伏牛山等一批自然保護區群,設立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等各類自然保護地,在生態保護、資源管理、科學研究、宣傳教育、生態旅游、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積累了豐富經驗,有利于生態資源保護。三是有利于弘揚生態文化,展現自然魅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交融。建設伏牛山國家公園能夠充分展現區域典型性、代表性,集中分布的原始性、完整性,增強其保護價值、地質遺跡價值、歷史文化價值、自然山水的審美價值,能夠喚起人民熱愛家鄉、親近自然、尊重生命,增強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可以深化不同群體對區域內自然文化等重要資源的認識,使游客形成國家自然資源與歷史文化認同感,凝聚中華強大合力。
二、建設伏牛山國家公園的可行性
伏牛山脈是秦嶺延伸到河南省的一條重要山脈,位于河南省西部,西北—東南走向,長200余千米,寬約40—70千米,面積約為5.6萬平方千米,它構成了黃河、淮河和長江三大水系的重要分水嶺,是中國北亞熱帶和暖溫帶的氣候分區線,是中國動物區劃古北界和東洋界的分界線,也是華北、華中、西南植物的鑲嵌地帶,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生物、氣象、人文地理的標志地。
伏牛山區域覆蓋洛陽、南陽、平頂山、三門峽、駐馬店5市15縣,是華北與華中過渡帶最大面積的森林生態珍稀動植物類型保護區,是“物種基因庫”“動植物王國”,具有區域性、地帶性和國際意義的保護區。共有維管植物175科、892屬、3000余種,分別占河南省植物總科數的88.3%、屬數的82.1%、種數的76.9%。根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保護區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4種;保護區動物資源豐富,有鳥類213種,占河南省鳥類總數的71%,有25種僅記錄于伏牛山區;獸類62種,占河南省總數的86.1%,有16種僅記錄于伏牛山區;兩棲類14種,占河南省總數的73.7%;爬行類31種,占河南總數的83.8%;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一級有黑鸛、金鵰、白肩雕、白尾海雕、林麝、金錢豹、大鴇7種。區內共有1處世界地質公園,7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處國家級森林公園(其中內鄉寶天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著河南省現存唯一的原始森林)和1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還擁有“世界第九大奇跡”之稱的南陽恐龍蛋化石群,是河南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品種最齊全、綜合品位最高、面積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優勢地區。伏牛山區域生態區域優勢明顯,具備建設國家公園的基礎條件。
三、幾點建議
為加快推進伏牛山國家公園規劃建設工作:
1.建議省委、省政府成立組織領導機構,加大協調力度,爭取國家林草局等相關部門對建設伏牛山國家公園的業務和技術指導,加大對伏牛山國家公園建設的財政支持力度,統籌推進規劃建設工作。
2.建議省林業局加快《伏牛山國家公園建設規劃》編制工作。目前已經建設的5個國家公園,都能夠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保護管理體制、可持續地社區發展機制、生態保護運行機制等方面,科學定位,合理劃分嚴格保護、生態保育、游憩展示、傳統利用等功能分區,進行試點建設。我省應結合伏牛山生物資源特點,科學地劃分功能分區,生態保育和生態修復并舉,做到保護與利用相結合,適度發展生態旅游、休閑康養、科普教育、森林運動、生物資源利用等相關產業,提升伏牛山整體生態服務功能,提高生態產品供給能力,使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