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書政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將牡丹產業納入省級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的建議收悉。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洛陽將觀賞牡丹、盆花、鮮切花作為優先發展的方向,成效明顯。目前,洛陽牡丹基本形成了集種植、觀賞、生產、加工、文創于一體的牡丹特色產業,年銷牡丹芍藥鮮切花1300支、盆花50萬盆、衍生品340多種,產品銷往全國30個省(市);洛陽牡丹屢次“走”出去,在全國30個省(市)及世界10多個國家落戶,建設牡丹園或異地舉辦花展,持續提升了洛陽牡丹在國內和國際上的影響力。近年來,洛陽牡丹頻繁亮相歷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北京奧運會、荷蘭世園會、外交部全球推介河南、“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北京世園會等重大國內外花事會展活動,贏得了“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美譽。
關于您提出的“找準定位,錯位發展”的建議。省林業局積極支持洛陽牡丹產業的發展:一是在各類國際、國內花卉博覽會中,將牡丹作為展出重點,為宣傳洛陽牡丹、擴大洛陽牡丹在國內外的影響力提供重要平臺,特別是2025年在鄭州舉辦第十一屆中國花卉博覽會,支持設立洛陽牡丹專場展出。二是積極爭取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和中國花卉協會的支持,為洛陽舉辦以牡丹為主的各類國際、國內花卉展會與交流提供機會。三是加大對洛陽牡丹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的支持力度,助推洛陽牡丹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延伸,繼續鞏固洛陽牡丹觀賞、科研、生產中心地位。四是支持有條件的牡丹種植生產基地、產品加工企業積極申報省級林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把洛陽牡丹打造成為促進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的產業之花、富民之花。
2023年6月15日
建議正文:
關于將牡丹產業納入省級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的建議
一、基本情況
牡丹既是洛陽名片,也是河南名片,更是國家名片。1959年,周恩來總理在洛陽說過“牡丹是我國的國花,它雍容華貴,富麗堂皇,是我們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美好幸福的象征”。此后,社會上將牡丹定為國花的呼聲一直很高。作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洛陽牡丹,無論從歷史文化、植物溯源哪個角度講,都是牡丹原產地。
洛陽現有牡丹品種種質資源1367份,涵蓋全部九大色系、十大花型,用于觀賞的優質牡丹品種300多個。全市種植觀賞牡丹5萬畝。牡丹觀賞園20個,牡丹觀賞園藝水平領先。年產牡丹盆花50萬盆,年產牡丹種苗2.2億株,牡丹(芍藥)鮮切花年產8000萬支,牡丹企業240家,已開出340多種產品。年經濟效益281.46億元(含牡丹文化節旅游收入274.18億元),牡丹文化節期間旅游人數2917萬人次。
老城區是洛陽市區牡丹最集中的種植和觀賞區,早在2001年,老城區邙山街道便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協命名為“中國牡丹之鄉”。轄區現有國際牡丹園、國家牡丹園等牡丹觀賞園5個,牡丹種植面積4000余畝,共有催花牡丹大棚260座,年催花牡丹約45萬盆,年產鮮切花500萬枝,并于今年初為北京冬奧會供應了牡丹鮮切花。老城區內現有萬景祥、全福食品、廣耕坊食品、寧邦生物科技等4家深加工企業和10家特色牡丹產品門店,研發升級牡丹餅、牡丹酥、牡丹茶、牡丹精油、牡丹枕等特色產品,2021年,老城區牡丹產業總產值已達5億元。
山東菏澤被譽為“中國牡丹之都”,全市牡丹種植面積48.6萬畝,其中成方連片1000畝以上牡丹種植基地59個,有各類牡丹生產、加工、銷售企業120余家,成立有中國牡丹應用研究所等科研機構19個,2012年菏澤牡丹已占全國銷售份額的85%,成為了菏澤的支柱產業。2021年菏澤牡丹產業產值已達98億元,僅牡丹區牡丹產值就超過60億元。
二、存在問題
如何讓洛陽牡丹從“甲天下”到“遍天下”,同時減少“牡丹現狀看菏澤”的爭議,需要舉全省之力,通盤考慮,統籌發展。近年來,周邊山東省在省級層面支持本土菏澤牡丹產業發展,如出臺省級牡丹產業發展規劃,在菏澤設立牡丹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過多年發展,菏澤被中國花卉協會評為“中國牡丹之都”。洛陽牡丹產業發展資源豐富、基礎扎實、優勢突出,江凌書記多次蒞臨老城區調研指導牡丹產業發展,提出打造“百億級牡丹產業集群”發展目標。作為國家首批命名的“中國牡丹之鄉”,我們老城區深感責任重大,但牡丹產業發展后勁不足,尤其缺少省級層面宣傳、引導和支持。
三、建議
為進一步提升洛陽牡丹品牌效應,加快牡丹產業跨越式發展,建議:
一是將牡丹產業納入省級產業發展戰略。由省發改委牽頭,突破一二三產界限,將牡丹產業作為獨立的融合產業來發展,制定全省牡丹產業發展規劃,抓好產業整體轉型升級。抓住鄉村振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以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建設為契機,在洛陽實施以牡丹產業為主的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建設國家級牡丹產業科技示范園或牡丹產業高新技術開發區。同時,由省農業、文旅部門出臺對牡丹種植、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政策扶持。設立牡丹產業發展專項基金,扶持農戶、中小企業發展。
二是加大宣傳力度。懇請參加今年全國“兩會”的河南代表團提交“將牡丹確定為國花”的建議,并在“兩會”期間大力宣傳推介洛陽牡丹。在日常工作中,由省宣傳部門、文旅部門牽頭打造洛陽牡丹城市IP,整合各級媒體力量,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全方位宣傳推介洛陽牡丹。
三是找準定位,錯位發展。洛陽牡丹產業在觀賞牡丹、盆花、鮮切花方面獨樹一幟,而菏澤市則突出牡丹種苗、深加工產業。因此,要立足于洛陽的牡丹種植優勢,運用沿海地區創新研發技術優勢,發展“飛地經濟”,高標準建設牡丹種植基地和物流平臺、牡丹產業社區等,不斷拓寬牡丹盆花、鮮切花銷售市場,以花為媒帶動第三產業發展,讓牡丹真正綻放出產業之花、科技之花、富民之花、夢想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