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變暖日漸加劇,在破壞生態系統平衡的同時,還威脅人類的生存環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根本原因是CO2等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由于人口急劇增加、工業化進程加快等原因,導致大氣中CO2含量不斷增加,從空氣中清除或降低CO2成為緩解全球變暖的主要途徑。森林被稱為儲碳庫、吸碳庫,提高森林的固碳能力是減緩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增加和保護森林,使CO2最大限度得以吸收和轉化,也就是發展碳匯林業。
一、河南省林業碳匯狀況
?。ㄒ唬┥仲Y源。河南省林地面積7905萬畝(按林業統計口徑),其中喬木林面積5340萬畝,竹林34萬畝,灌木林面積1571萬畝,苗圃地、疏林地等960萬畝。森林覆蓋率25.07%。全省活立木蓄積量26564萬立方米,其中喬木林蓄積20719萬立方米,占活立木總蓄積量的78%;四旁樹、散生木等蓄積5845萬立方米,占22%。在喬木林中,天然林面積和蓄積均占45.06%,人工林面積和蓄積均占54.94%。由于近幾年造林注重了混交林營造,混交林比重較5年前明顯上升。
森林是陸地碳的主要儲存庫,森林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夠吸收固定引起氣候變化最主要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并將其存儲在森林的生物量中。森林在光合作用下每形成1噸干物質,需吸收1.63噸二氧化碳。
?。ǘ竦刭Y源。濕地(主要包括湖泊濕地和沼澤濕地)也具有一定的碳儲存能力,在濕地生態系統中,起固碳作用的主要是湖泊濕地和沼澤濕地。2020年全省濕地總面積942萬畝,全省湖泊濕地面積4.53萬畝,沼澤濕地面積44.62萬畝。主要表現在:濕地在植物生長、促淤造陸等生態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無機碳和有機碳,加上濕地土壤水分過飽和的狀態,土壤微生物活動相對較弱,所以碳每年大量堆積而得不到充分的分解,形成了濕地持續的固碳能力。
二、河南省森林碳貯量和年固碳能力
?。ㄒ唬┥种脖惶假A量。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華東調查規劃設計院的評估結果,我省2020年全省森林植被碳貯量15595萬噸,2020年全省森林年固碳量1118.10萬噸。預計“十四五”期間在維持森林良好經營前提下年固碳量將逐年慢速增長,2025年各種林木年總固碳量有望達到1425萬噸左右。森林碳貯量占93.06%。
(二)濕地碳貯量。2020年全省濕地總面積942萬畝,據研究,我省所處的濕地類型區湖泊濕地每畝碳貯量平均為5.72噸,沼澤濕地每畝碳貯量平均為25.49噸,推算出全省濕地總碳貯量為1163.27萬噸。
(三)林業年固碳量。根據測算結果推算,目前全省林業年固碳量為1119.24萬噸,其中,森林年固碳量占99.90%,濕地年固碳量占0.10%。2025年全省林業年固碳量能夠達到1201.14萬噸。
三、河南省林業碳匯存在的問題
?。ㄒ唬┝謽I拓展空間有限。根據“國土三調”結果,全省現有可造林的荒山荒地只有404萬畝,都是立地條件差、不少是土層瘠薄甚至巖石裸露地,造林難度大,且大多只能營造長慢生樹種,碳匯能力相對較低;平原地區的速生楊樹生物量大、碳匯能力強,但大多是2005年以前營造的,普遍因老化進入采伐期,尤其是2018年以來楊樹加速消耗或更新為果樹、綠化樹種、種植農作物等,導致碳匯能力下降。
?。ǘ┥仲|量亟待提升。全省山區中幼齡林面積達4000萬畝以上,這些林分因密度過大,導致光照不足減少了生物多樣性,且林分層次結構簡單容易導致病蟲害發生,急需通過撫育間伐,提高林地生產力和碳匯能力;此外,全省還有100多萬畝退化森林,生產力低下,生態防護功能和碳匯能力明顯下降,需要盡快修復為健康森林,發揮功能作用。
(三)資源保護較為薄弱。根據2020年國家林草局組織開展的森林督查,全省發現疑似違法違規占用林地問題圖1550多宗,面積近6萬畝,與2019年相比增加了45%。對森林資源的破壞直接影響著我省森林碳中和能力。
四、我省發展林業碳匯的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圍繞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出臺碳達峰和碳中和行動方案,明確碳達峰、碳中和實施路徑、時間表和路線圖,提出重點行業、重點地區梯次達峰方案,完善實現“雙碳”目標建設體系。
(二)確立優先地位。充分發揮森林碳匯可增長、成本低、風險小、技術成獨特優勢,在“森林河南”建設中突出林業碳匯的優先地位,通過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林分改造提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生態修復等提高碳匯能力。全面做好碳中和林業碳匯行動“十四五”規劃,加強碳達峰碳中和課題研究,分解目標任務,制定林業碳中和的目標考核體系,在全國率先形成碳中和林業發展新格局。
(三)實施森林碳增匯行動。編制實施森林碳增匯經營方案,實施林業碳增匯重點工程,加強森林撫育經營和低質低效林改造,培育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強的樹種和品種;實施喬灌碳匯造林、喬木森林經營及小規模非煤礦區生態修復等項目,加快推進太行山國家公園建設,積極開展重要濕地、生態脆弱地區生態修復與建設,逐步優化森林資源結構與分布格局,實現森林蓄積量、森林碳密度、總碳貯量的全面增長。
?。ㄋ模┩晟铺际袌鼋ㄔO。積極融入國家碳交易平臺,加快推進林業碳匯交易市場的政策與制度創新,建立碳排放權定額管理制度、森林碳匯培育機制、交易體系、監測監管體系以及交易評估計量技術支撐和政策保障體系;開展全省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摸清生態家底,推動實現減排與森林碳匯生態服務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碳市場金融激勵功能和作用,實現我省林業碳匯可持續發展。
?。ㄎ澹嵤┝謽I碳增匯科技計劃。加大林業碳匯的增匯技術、測算技術、監管技術、林業碳匯的交易技術理論和應用研究,推進研究成果轉化;建立健全全省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建立支撐林業碳匯的專家咨詢制度;加強技術培訓,解決林業碳匯人才隊伍緊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