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推向新高度,美麗中國的畫卷徐徐展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這一理念應運而生,并在實踐中不斷演進和深化。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作《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時指出:“我們要認識到,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旨在要求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在建設生態文明的過程中,按照生態系統的內在規律,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這一理念在貫徹落實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完善,2017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七次會議,會議強調,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豐富和拓展了這一理念的概念和內涵。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的提出既有現實的緊迫性,又有管理的必要性。在現實層面,森林生態系統退化,水源污染、土地荒漠化、鹽堿化等生態環境問題已嚴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給人民群眾帶來生活困擾甚至威脅生命財產安全,成為社會廣泛討論和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十九大以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值此新發展階段,系統看待自然生態,全面踐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理念,為群眾打造碧水青山藍天的美麗家園迫在眉睫。在管理層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用途管制和生態修復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種樹的只管種樹、治水的只管治水、護田的單純護田,很容易顧此失彼,最終造成生態的系統性破壞。由一個部門負責領土范圍內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對山水林田湖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是十分必要的”,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為先導,建立系統完備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立健全自然資源管理體制和監管體制,自然資源系統形成上下“一盤棋”變得舉足輕重。
在復雜的生態系統中,林業在維護國土安全和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中占有基礎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對林業建設高度重視,他多次強調,林業是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森林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頂層,拯救地球首先要從拯救森林開始。為了支持林業事業的發展,實現國土綠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中央做出了重要戰略決斷,進一步加大了天然林保護力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將天保工程范圍擴大至全國,并重新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印發了《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辦法》。
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使林業迎來了絕佳的發展機遇。河南省委省政府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做出了建設“森林河南”,建成生態強省的決策部署,以“五年增綠山川平原,十年建成森林河南”為規劃目標,以“一軸兩區三屏四帶多支點”為總體布局,吹響了推動河南林業建設、國土綠化提質增速的“集結號”。在這樣的背景下,林業建設動力十足,但目前我省林業仍有森林質量不高、生態系統脆弱等問題,要想實現林業高質量發展,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樹立大生態觀、大自然資源觀、大林業觀,踐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自然資源系統“一盤棋”統籌治理。要落實好這一理念,從林業部門站位出發,以下淺談幾點個人的想法。
一、要轉變認識,提高站位
河南省林業發展的突出問題之一是純林多,這導致林地生態系統脆弱,難以發揮出理想的生態效益。要構建高質量林業,就需要打造近自然生態。自然生態系統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不僅要豐富林分組成,還要考慮山水林田湖草等多自然要素,要樹立大局觀,對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等問題正確認識,發展思路要從單純的林業生態向山水林田湖草統籌協調的自然生態轉變。機構改革后,自然資源管理部門進行了整合,林業部門職能也隨之增加,草地和濕地納入管理,更需要提高站位,統籌管理,秉持“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濕則濕”的理念,開展科學綠化。
二、要摸清家底、上圖管理
自然資源管理部門的整合,解決了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割裂、權責不清等問題,為“多規合一”、國土空間規劃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20年,自然資源部印發了《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構建總體方案》。今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正在組織開展林草生態狀況綜合監測評價工作,其中一項工作任務就是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林草濕數據與國土“三調”對接融合。開展這些工作就是為了最終形成全國自然資源“一張圖”,逐步實現山水林田湖草的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
三、要科學綠化、合理規劃
科學綠化、合理規劃是踐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的關鍵一步。今年,河南省入選國家首批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探索中部地區科學綠化的路徑和模式。同時,目前河南省正在組織開展新一輪林地保護和利用規劃,在國家主體功能區戰略、國土空間規劃生態保護紅線和林草資源圖的基礎上規劃布局。力求保障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提高生態服務功能。
四、要統籌管理、加強監管
樹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的保護和管理,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在管理上,對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生態空間進行統一確權登記,形成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在監管上,黨中央已明確提出要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生態環境損害評估和賠償制度。我省的“林長制”工作也在穩步推進中,未來的政府工作不再簡單地以GDP論英雄,還要將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納入考核,倒逼行政人員轉變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河南時多次強調,要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加強協同配合,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河南,到南陽淅川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源頭進行考察,在座談會上他強調,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強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源涵養,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加強南水北調工程沿線水資源保護,持續抓好輸水沿線區和受水區的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河南林業人,要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大力踐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破解林業難題,形成合抱之力,共同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